【十九畏是什么意思】“十九畏”是中医中药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,指的是在药物配伍时,某些药物之间存在相互制约、相互排斥的关系,如果同时使用可能会降低药效,甚至产生毒性或不良反应。这种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被称为“十九畏”。
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“十九畏”的具体内容和意义,以下将通过与表格的形式进行详细说明。
一、十九畏的概述
“十九畏”最早见于元代《世医得效方》中,后经明代《本草纲目》等医籍进一步整理和确认。它属于中药配伍禁忌的一部分,与“十八反”并列,共同构成中药用药安全的重要依据。
“十九畏”并不是指药物数量上的绝对限制,而是强调在临床用药时应避免某些特定药物的组合,以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。
二、十九畏的具体内容()
1. 硫黄畏朴硝(芒硝):两者同用可能引起中毒。
2. 水银畏砒霜(雄黄):二者合用有毒。
3. 狼毒畏密陀僧:合用可能伤及脏腑。
4. 巴豆畏赤石脂:合用可能导致腹泻或中毒。
5. 丁香畏郁金:合用影响药效。
6. 人参畏五灵脂:合用影响补气效果。
7. 官桂畏赤石脂:合用影响温阳作用。
8. 甘草畏大戟:合用可能引发毒性反应。
9. 细辛畏芍药:合用可能伤阴。
10. 藜芦畏丹参:合用影响心脏功能。
11. 藜芦畏玄参:合用可能引发不良反应。
12. 藜芦畏苦参:合用可能加重副作用。
13. 川乌畏犀角:合用可能增强毒性。
14. 草乌畏犀角:合用可能增加毒性。
15. 附子畏犀角:合用可能引发中毒。
16. 人参畏莱菔子:合用削弱补气功效。
17. 丁香畏郁金:合用影响药效。
18. 肉桂畏赤石脂:合用影响温阳作用。
19. 甘草畏芫花:合用可能引发毒性。
三、十九畏一览表
| 序号 | 畏的药物 | 被畏的药物 | 说明 |
| 1 | 硫黄 | 朴硝 | 同用中毒 |
| 2 | 水银 | 砒霜 | 有毒 |
| 3 | 狼毒 | 密陀僧 | 伤脏腑 |
| 4 | 巴豆 | 赤石脂 | 腹泻或中毒 |
| 5 | 丁香 | 郁金 | 影响药效 |
| 6 | 人参 | 五灵脂 | 削弱补气 |
| 7 | 官桂 | 赤石脂 | 影响温阳 |
| 8 | 甘草 | 大戟 | 引发毒性 |
| 9 | 细辛 | 芍药 | 伤阴 |
| 10 | 藜芦 | 丹参 | 影响心脏 |
| 11 | 藜芦 | 玄参 | 不良反应 |
| 12 | 藜芦 | 苦参 | 副作用加重 |
| 13 | 川乌 | 犀角 | 增强毒性 |
| 14 | 草乌 | 犀角 | 增加毒性 |
| 15 | 附子 | 犀角 | 中毒风险 |
| 16 | 人参 | 莱菔子 | 削弱补气 |
| 17 | 丁香 | 郁金 | 影响药效 |
| 18 | 肉桂 | 赤石脂 | 影响温阳 |
| 19 | 甘草 | 芫花 | 引发毒性 |
四、结语
“十九畏”是中医药理论中重要的配伍禁忌之一,反映了古人对药物相互作用的深刻认识。在实际临床中,医生应严格遵循“十八反、十九畏”的原则,避免因不当配伍而引发不良后果。对于普通患者而言,更应遵医嘱用药,切勿自行搭配药物,以保障用药安全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