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中国近代音乐史上,有一首传唱至今的经典歌曲,它旋律优美、意境深远,深受人们喜爱。这首歌曲的名字是《送别》,而它的创作者之一,正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艺术家、教育家——李叔同。
李叔同,原名李文涛,后出家为僧,法名弘一法师。他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画家、音乐家、戏剧家,还是一位深具文化底蕴的文学家。他在艺术领域的贡献极为广泛,尤其是在音乐方面,他将西方音乐理论引入中国,并创作了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。
关于《送别》这首歌的创作背景,流传最广的说法是:李叔同在留学日本期间,受到美国作曲家约翰·P·奥德威(John P. Ordway)所作的歌曲《Dreaming of Home and Mother》(《梦见家乡和母亲》)的启发,将其旋律加以改编,并亲自为其填词,从而创作出了中文版的《送别》。
歌词如下:
> 长亭外,古道边,芳草碧连天。
> 晚风拂柳笛声残,夕阳山外山。
> 天之涯,地之角,知交半零落。
> 一壶浊酒尽余欢,今宵别梦寒。
这首歌曲以婉约深情的笔触,描绘了离别时的感伤与对未来的期许,表达了人们对友情、亲情的珍视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。正是因为其情感真挚、意境悠远,《送别》成为了中国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,被无数人传唱。
尽管关于《送别》的创作细节仍有争议,但不可否认的是,李叔同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。他的填词不仅保留了原曲的优美旋律,更赋予了它浓厚的东方文化韵味,使其成为中国音乐史上的一座丰碑。
如今,《送别》依旧在各种场合中被演唱,无论是校园合唱、音乐会,还是影视作品中,都能听到它的旋律。它不仅是一首歌,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,一种文化的传承。
所以,当有人问:“歌曲什么由李叔同填词?”答案无疑是——《送别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