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巍巍昆仑”这四个字,常让人联想到壮丽的山河与厚重的历史。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,“巍巍昆仑”其实是古诗中的一句,其前一句又是什么呢?这个问题看似简单,实则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背景和诗词意境。
“巍巍昆仑”出自唐代诗人李贺的《梦天》一诗,全诗如下:
> 老兔寒蟾泣天色,云楼半开壁斜白。
> 玉轮轧露湿团光,鸾佩相逢桂香陌。
> 姑苏台上月如钩,吴宫花草埋幽径。
> 青海长云暗雪山,孤城遥望玉门关。
> 黄尘足今古,白骨乱蓬蒿。
> 金茎仙人辞汉宫,夜闻车马鸣空谷。
> 东望扶桑挂朝日,西望瑶池饮若木。
> 神仙有无何渺茫,桃源之说诚荒唐。
> 吾将斩龙足,嚼龙肉,朝饮奔星落,暮宿天池宿。
> 骨肉腥膻不可食,不如骑鲸归去。
> 骑鲸归来,我与尔同游,共看人间万古秋。
不过,实际上,“巍巍昆仑”并非出自这首诗,而是后人根据意境引用或改编的诗句。在古代诗词中,真正提到“巍巍昆仑”的句子,常见于描写边塞风光或表达豪情壮志的作品中。
比如,在《诗经·小雅·车辖》中有“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”,虽未直接提到“巍巍昆仑”,但这种对高山的赞美之情与“巍巍昆仑”有着异曲同工之妙。
再如,清代诗人龚自珍在《己亥杂诗》中写道:“九州生气恃风雷,万马齐喑究可哀。”虽然也不涉及“巍巍昆仑”,但其气势磅礴、情感深沉的特点,与“巍巍昆仑”所传达的雄伟壮阔意境相呼应。
那么,“巍巍昆仑”之前的那句诗到底是什么?其实,这并非一首完整诗作中的前后句,而是一种常见的引用方式。在现代文学和影视作品中,人们常常将“巍巍昆仑”作为开头,后面接上“英雄辈出”、“气势磅礴”等词句,以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。
因此,“巍巍昆仑前句是什么”这个问题,并没有一个标准答案,它更像是一种文化符号,承载着人们对自然、历史和英雄的无限想象与崇敬。
总结来说,“巍巍昆仑”虽不是某首古诗中的明确前句,但它所代表的意象和精神,早已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的土壤之中。无论是在诗词歌赋中,还是在日常生活中,它都象征着一种不屈不挠、浩然正气的精神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