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带延的成语有哪些】在汉语中,“延”字常用于成语中,表示“延长”、“拖延”、“延续”等含义。许多成语中包含“延”字,用来表达时间、行为或状态的延续或延长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带有“延”字的成语,并附上简要解释和出处。
一、总结
“延”字在成语中常见,多与时间、过程或行为相关。以下是部分常见的带“延”的成语,涵盖不同语义和用法,可用于日常表达或写作中。
二、带“延”的成语汇总表
| 成语 | 解释 | 出处/来源 |
| 延年益寿 | 延长寿命,增加健康 | 《汉书·董仲舒传》 |
| 延口残喘 | 延续微弱的生命 | 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 |
| 延师教子 | 邀请老师教育孩子 | 《宋史·赵鼎传》 |
| 延颈而望 | 拉长脖子等待,形容急切盼望 | 《战国策·齐策》 |
| 延津剑合 | 比喻久别重逢 | 《晋书·张华传》 |
| 延揽人才 | 延请并招揽人才 | 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 |
| 延缓时间 | 推迟或拖延时间 | 现代汉语常用 |
| 延绵不绝 | 延续不断,连绵不断 | 《红楼梦》 |
| 延祸于人 | 把灾祸延续到别人身上 | 《左传·僖公十五年》 |
| 延世济民 | 延续世代,救助百姓 | 《尚书·大禹谟》 |
三、结语
“延”字在成语中具有丰富的意义,不仅用于描述时间的延续,也用于表达行为的持续或影响的扩展。掌握这些成语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语言,提升文化素养。在实际使用中,可以根据具体语境选择合适的成语,使表达更加生动、贴切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