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假途伐虢什么意思】“假途伐虢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出自《左传·僖公二年》。原意是指借路去讨伐别国,实际上是为了消灭另一个国家。后来这个成语被用来比喻利用别人的名义或资源,达到自己目的的行为,带有贬义。
一、
“假途伐虢”字面意思是“借路去讨伐虢国”,但实际含义是:表面上打着某种正当的旗号,实则暗中进行对另一个目标的攻击或控制。这种行为常用于政治、外交或商业中,强调手段的隐蔽性和策略性。
在古代,晋国为了攻打虢国,先向虞国借道,结果在成功灭掉虢国后,也顺手灭掉了虞国。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“假途伐虢”典故。
该成语常用于形容那些表面合作、实则图谋不轨的行为,具有较强的讽刺意味。
二、表格形式解析
词语 | 假途伐虢 |
拼音 | jiǎ tú fá guó |
出处 | 《左传·僖公二年》 |
字面意思 | 借路去讨伐虢国 |
实际含义 | 表面上借道或合作,实则暗中图谋他人 |
使用场景 | 政治、外交、商业等场合,形容手段隐晦、动机不纯 |
褒贬色彩 | 贬义 |
典故来源 | 晋国借道虞国灭虢国,后灭虞国 |
近义词 | 借刀杀人、暗度陈仓、借势而行 |
反义词 | 直接行动、光明正大、坦诚相待 |
三、使用建议
在写作或日常交流中,使用“假途伐虢”时需注意语境,避免误解。它更适合用于描述复杂的人际关系或策略性行为,不宜用于简单直接的情境。
此外,由于该成语较为文言,建议在正式或书面语中使用,口语中可适当解释其含义,以确保表达清晰。
如需进一步了解类似成语或历史典故,可继续探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