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再别康桥的写作背景】《再别康桥》是现代著名诗人徐志摩于1928年创作的一首诗,是中国新诗史上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。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、优美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,表达了诗人对剑桥大学(康桥)的深情告别与怀念之情。了解其写作背景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情感内涵和艺术价值。
一、
《再别康桥》写于1928年,当时徐志摩因个人情感和人生选择,决定离开英国剑桥大学。他曾在1920年至1922年间在剑桥大学留学,这段经历对他的人生观和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。诗中通过对康桥自然景色的描绘,抒发了他对那段美好时光的眷恋和不舍。
徐志摩在剑桥期间深受西方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,尤其是英国诗人济慈、雪莱等人的作品。这些影响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充分体现。《再别康桥》不仅是一首离别诗,也寄托了他对理想、爱情和人生的思考。
二、写作背景表格
项目 | 内容 |
诗名 | 再别康桥 |
作者 | 徐志摩 |
创作时间 | 1928年 |
创作地点 | 英国剑桥 |
出版时间 | 1928年发表于《新月》杂志 |
背景事件 | 徐志摩因个人原因离开剑桥,重返中国 |
留学时间 | 1920—1922年 |
情感基调 | 怀念、感伤、诗意 |
文学影响 | 受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如济慈、雪莱影响 |
诗歌主题 | 离别、回忆、自然之美 |
诗歌风格 | 优美、流畅、富有节奏感 |
语言特点 | 韵律和谐、意象丰富、情感真挚 |
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,《再别康桥》不仅是徐志摩个人情感的流露,也是他文学思想和艺术追求的集中体现。它以独特的美感和深刻的情感打动了无数读者,成为中国现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。